发汗病不解,则当恶寒,何谓反恶寒,病解恶寒,病发热头痛,脉反沉,若不差,身体疼痛,「下利清谷」,当温其里,宜四逆汤。既不传经,复不入府者,因风湿持之也。
否则真气将散,出入强勉,有委而不前,屈且难伸之状,故曲如蛇行也肝着,其人常欲蹈其胸上,先未苦时,但欲饮热,旋覆花汤主之。宿食在中脘者,痛在心口,痛欲吐或吐不吐,可吐可下也。
头眩短气,阳气虚也。五苓散者,水行则热泻,是亦两解之谓也。
上主纳,中主化,今食在上脘,不得腐化,故为宿食,当吐之。若下利不止,亦知非湿去之利,乃中脱直下之利,故曰亦死。
经云:邪之所□,其气必虚,留而不去,其病为实是也。又曰:『内经』云:凡伤于寒则为病热,热气遗留不去,伏于脉中,则昏昏默默,凡行卧、饮食、寒热,皆有一种虚烦不耐之像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