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寒邪中经,腠理致密,津液内渗,则为无汗。若燥者,甘寒益胃。
至夏而发,名为热病。疝,坚痞,腹满急满、下利清白,食已不饥,吐利腥秽屈伸不便,厥逆禁固,皆属于寒。
夫中五阳也,病则不能运,因之上有中满腹胀不食等证,病则不能化,必至下有泄泻下痢清谷等证,皆五土之失职也。冒者、皮肤受寒,鼻寒眼胀,洒淅寒热,微觉拘倦者是也。
《内经》所谓因形伤气,从阳注阴者也。 况产后当血气沸腾之候,最多空窦,邪势必乘虚内陷,虚处受邪,为难治也。
有茯云∶勿食诸酢热。服寒凉之药或吐泻后变成阴毒。
在云门下一寸,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者中。刺入五分,灸五壮。